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head_liu.htm

为什么德国没有“莆田系”

最近国内抄的沸沸扬扬的某搜索公司和某“莆田系”医院的事件,在各个网站、朋友圈中都产生了非常之大的影响。笔者对比了德国医疗中的一些做法和个人简介,也想深入挖掘一下关于私疗医院的看法。经过了查找一些资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为何德国没有出现类似“莆田系”的医疗机构。
首先最开始给大家普及一个小小的知识,就是现代国际通用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障体系,起发源地就是在现在的德国。
世界上第一个由国家制定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就出现在奥托·冯·俾斯麦(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领导下的德意志帝国。俾斯麦这个人对德国的发展是很大的,了解德国的朋友一定都很熟悉,在这里就不过多阐述了。反正就是在德国的很多城市,都有他的雕像或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俾斯麦广场(BismarckPlatz)。
第一步社会健康保险法案出现在1883年,其后1884年德意志帝国同样出台了以外上海保险条例,以及1889年的老年和残疾保障法案,可以说,在社会医疗体系建设的发展中,德国也是领先于全世界的。最开始这些强制性医疗保险只适用于低收入的工人和某些政府雇员,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法律的健全,逐渐的覆盖到了全部国家的大多数人口。这也使得多数的私人诊所开始主要针对门诊需求开放,而公立医院则主要提供住院治疗的功能。当时,有92%的德国人已经享受到了所谓的“法定健康保险”计划。保险的标准是由参与保险的工人缴纳一部分款项,其余由雇主和政府补贴组成所有的健康保险资金。
那么当今的德国社会对于医疗保险又是如何规划的呢?
当前德国对于每一个雇员,都会有三种强制的健康险,分别是:健康保险(health insurance),意外伤害险(accident insurance)和长期护理保险(long-term care insurance)。
 
 
其中意外伤害险完全又雇主承担,基本覆盖了所有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而长期护理保险则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主要覆盖的是以家庭为基础或在护理院发生的护理支出。
而健康保险就稍微复杂一些。在德国,健康保险分为公共医疗保险和私人保险。约87.5%的人是由公共医疗保险承担,而12.5%的人由私人保险承担。(数据来源于Sozio-oekonomische Panel 2006: Art der Krankenversicherung)
拿固定收入的德国人必须上公共健康保险,只有超高收入人群和个体营业者才可以上私人保险。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私人健康保险可以弥补公共医疗保险产生的医疗成本上升问题,而高昂的私人保险保费又不会使得公众医疗保险失去他应有的作用。
在德国生活的华人一定有一些类似的经历,就是去很多医院看病,包括看牙等,都是不需要花钱的,因为有公共健康保险。但是如果是私人医疗保险的话,则会在这个基础上享受更好的服务和品质。不管是公众医疗保险还是私人医疗保险,其看病的医院或者诊所都是可以接收的。
那么了解了德国现行的医疗保险体系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现在德国医院的一些情况。
德国的奥古斯塔医院(Augusta-Krankenhaus)
“奥古斯塔(AUGUSTA)医院位于德国北威州的首府杜塞尔多夫市,是一所专科医院。该院设有血管外科、风湿免疫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四个专科,共200张病床,虽只有2间手术室,一年却可以完成4000台手术,其中血管外科手术1500台。全州350万人口中具有相同专科疾病的病患基本都会选择这里就诊。”
这段摘自中国数字医疗网的文字可以反映出,德国的医院效率是很高的(国内的很多医院的效率也是非常高的,但是会造成医疗人员的工作压力和时间比德国相应高出不少。)
“社会医疗保险的宗旨是“高收入帮助低收入,富人帮助穷人,团结互助、社会共济、体现公平”。投保人缴纳保险费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其经济收入,而享受的医疗保险服务则不以缴纳保险费的多少而有区别,从而使得健康人与患病者间、高风险者与低风险者间、单身者与有家庭者间、年轻人与年老者间、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间、高保费与低保费收入的基金组织间进行共济互助,充分体现社会医疗保险的公平。”
由此可见,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健全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所有人对于医疗的需求。
 
 
“德国的医院,包括公立医院、教会医院以及私立医院等,基本上都是非营利性医院,州政府和保险公司的资金投入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
笔者也查阅了相关资料,几乎绝大部分医院都是非盈利性质的。注意上面一段话所提到的私立医院。即使是私立医院,其收入来源也是社会健康保险,也就是说,每次去看病其实是不需要当场付很多钱的。而是通过保险公司,最后账单会寄到家里来。
“德国强制实施按病种分类收费(DRG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制度。这种病种分类收费方法借鉴于澳大利亚的疾病分类方法,并以ICDl0+0PS-301分类为基础,结合德国国情实施分类和临床应用。住院医疗保险按病种分类收费,除了精神病和心理病之外,824种病例都实行按病种付费制度,特殊病例有特殊病例付费法。”
德国的医疗付费是有依据可寻的,简单来说,就是什么并花多少钱都是固定的。当然也要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周期和是否住院等一系列额外的调整。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社区医院互相配合,以最佳的方式和最经济的选择去安置病人,从而达到一种社会资源最优的利用方式。
韩立炀对于德国的医疗有一句话总结好:
“社会公共福利是政府行为,但是在实施时需要通过法律、监督、协调等各种手段保证其公平性和完备性。不应该过分的扩大医疗信息化的作用。德国的医院工业化程度很高,患者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医院之间分工明确,从社区初诊、医院手术,再回到社区康复,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医生护士,遵循不同的诊疗规范进行操作,每个阶段定义医护人员的考核标准和患者的付费标准。”
所以合理的医疗配置、健全的医疗保险体制,造就了在德国看病是一件并不十分麻烦的事情,而且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基本上都接纳社会保险,同时又有强制的收费标准规定,所以对于病人来讲,是否在公立或者私立医院看病,其实都是差不多的。
笔者有幸曾经在海德堡生活过一段时间。海德堡大学是一所享誉世界的名牌大学,而其医学也是整个世界范围内最为先进和领先的。海德堡大学综合医院每天都会接受很多来自全世界的病人,接受最先进的治疗。可以说,很多学医的学生,甚至已经很长时间的医护工作者,都对能在海德堡大学学习和进行临床研究为荣。笔者就曾经认识了两个在那边做交流的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医生,和他们的交流中能看出,他们对于海德堡大学综合医院的实力和条件颇为认可。
最后我们回到主题,来说说为什么德国没有“莆田系”医院。其实我们国家的法律和健康保险制度也是在不断完善中的,但是在完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但是在这些问题产生的过程中,我们的价值观却偏离了对于医学的崇拜和敬畏的初衷。变成了金钱为导向的治病方针。其实一个健全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设备、手段都只是一个工具,而真正我们要意识到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一个社会真正优秀的价值观来。
上一篇:中国富人开始流行到德国医疗旅游
下一篇:德国巴伐利亚州拟开展全民新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