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称英国走在对中国合作前列 德国被抢了风头
外媒报道,中国外交部上周宣布,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于本月29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访问。这一时机颇为微妙。随着中英两国在各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面临改革之际,默克尔总理的访华之旅备受关注。她将为德国经济界争取更多订单,同时如何平衡政治领域的合作与批评力度也成为一个看点。
德国之声网站上的一篇报道指出,德国总理默克尔此次访华的背景复杂多变。韩博天,这位柏 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在接受杂志“中国亮点”采访时,认为中德关系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两国合作的热度正在降温。他指出,德国在某些领域出现了不利的 发展情况。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工业产品的需求量逐渐降低。过去共同项目的进展陷入停滞,中方对德国的外交热情也在消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在对华合作方面却走在了前列。中英两国签署了巨额经济合作协议,包括中国在英国承建核电站。在这种背景下,中德关系似乎显得有些黯淡。韩博天表示,过去十多年来,德国一直是欧洲在对华合作方面的标杆国家。但现在,英国以其更为主动的外交政策在对华合作方面超过了德国。他解释说,这与中国兴趣的转变有关,中国现在更加重视进入国际金融和外汇市场的机会以及与服务业相关的技术。在这些领域,英国比德国更具优势,能更好地满足中国的需求。
尽管中德关系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但这并不意味着德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失去机会。韩博天建议德国企业要适应时势,做出战略调整。他认为,仅仅把高品质产品卖给中国人已经不足以成功。企业需要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并更加注重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和服务。他还提醒德国企业不要忽视其他出口市场,如美国、印度和东南亚等。
过去德国经济界在中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机械制造业也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发生了变化。韩博天表示,在机器人制造、控制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德国企业而言,要想在中国市场保持竞争力,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