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的姓名结构
今天与朋友闲聊,谈及外国人的姓名结构,一段关于马来西亚的有趣故事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当时马来西亚的外长名为阿布杜拉宾哈吉艾哈迈德巴达维(Abdullah bin Haji Ahmad Badawi),我们简称巴达维,媒体报道亦是如此称呼。然而有一次,一位马来西亚朋友纠正我说:“你们所说的巴达维,其实是我们外长的父亲。现任马来西亚总理是他父亲。”原来马来人的名字结构与我们中国人截然不同。马来人的名字通常由多个部分组成,首部是本人的名字,紧接着是父亲、祖父的名字,而“bin”意为英文中的“of”,代表子女对父母血脉传承的连结。类似地,阿富汗头目Osama bin Laden中的“bin Laden”也遵循这一命名规则,“拉登”并不代表他是的首领,他的儿子才是真正的首领。
深入了解的人名结构后,你会发现其名字的构造极富特色。名字通常分为四部分:个人名、父亲名、祖父名和曾祖父名等。以沙特阿拉伯前国王哈立德为例,他的全名包含了多代家族成员的命名痕迹:哈立德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本阿卜杜勒拉赫曼本费萨尔沙特。在简化称呼时,通常只提及本人的名字“哈立德”。英文国家在翻译人名时,受到自身语言习惯的影响,将姓氏置于名字之后,但这并非姓名的真正翻译原则。
马来人信奉教,与阿拉伯人一样,他们的命名并没有所谓的姓氏。阿拉伯的人名中常见的词汇如Al、El、Ben(本)、Ibn(伊本)、Ould(乌尔德)、Abu(阿布)等,在命名中都有其特殊的含义。例如,“Ben”和“Ibn”意为“某某之子”,表明了家族血脉的延续。
在命名时喜欢选用与教相关的词汇,表达对宗教的敬意。如(教创始人)、艾哈迈德(意为“可赞扬的”)、马哈茂德(意为“被赞扬的”)等常见名字都是例证。由于这些词汇有限,常会出现重名的情况。为区分同名者,有人在名字后加上职业或其他标识性词汇,使得名字特别长。在马来西亚的高层和社会名人中,他们的名字前还常常有爵位如丹斯里、达都等;阿拉伯人则有埃米尔、苏丹等称号。这些独特的命名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背景共同构成了他们独特的名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