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养猪场如何“善后”
德国:猪的盛宴与环保之道
德国是一个对猪肉情有独钟的国家,其生猪饲养量高达惊人的数字。尽管养猪业如此繁荣,却并未给环境带来污染。近日,记者有幸走进东部勃兰登堡州的尼梅克市的一家养猪场,德国企业如何为生猪打造“善后”的环保之路。
走进这家与人们印象中脏乱环境截然不同的养猪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严格的卫生要求。为了保障生猪的健康,防止外界疫病的侵扰,记者在此经历了沐浴更衣的程序,才被允许进入“霍尔弗莱明合作社”的养猪场。
这家中等规模的养猪场里,母猪们被精心照料,以115天为周期分娩出健康的仔猪。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在温馨的猪舍中成长,猪舍内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喂食系统、新风设施和地漏,确保了环境的干燥和清爽。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能闻到一些刺鼻的猪粪气味。
那么,这些生猪排泄的粪便去了哪里呢?养猪场的负责人弗洛里安舒尔茨带领记者揭开了这个秘密。原来,猪舍地漏下的粪便通过管道集中收集到化粪池,经过处理后被用作肥料和生物质能发电的原料。
合作社作为一家综合性农业企业,不仅饲养生猪,还饲养奶牛并种植多种农作物。虽然理论上牛粪更适合用于沼气发电,猪粪更适合作为堆肥,但由于德国环保法规的限制,动物粪便作为肥料的使用时段和数量受到严格监管。在冬末春初这个禁止堆肥的时期,由于电力需求的增加,养猪场和养牛场的粪便便被共同用来发电。
驱车数公里后,记者来到了企业总部,那里安装着先进的生物质能发电设备。公司负责人弗雷德舒尔茨告诉记者,虽然引进设备时投入巨大,但其日均发电量也相当可观。除了满足公司日常用电需求外,剩余的电量还可以出售给当地公共电网。更重要的是,由于德国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扶持,该公司预计再有五年便能收回成本。
德国有着宏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计划,计划到2050年使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超过80%。弗雷德表示,当初决定引进生物质能发电设备主要是为了及时处理动物粪便,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现在看来,那确实是一项既环保又经济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