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head_liu.htm

德国原子弹计划

在二战的历史迷雾中,德国曾悄然涉足原研发的神秘领域。许多纪录片已对此进行介绍,究竟德国是在研发路上折戟沉沙,还是因何因由止步不前了呢?

回溯至1939年9月26日,德国军备规划局在柏林组建了以著名物理学家维尔那海森贝格和奥托哈恩为首的核研究机构协会。这一重要举动标志着德国正式将“规划”纳入军事科研轨道。不久后的1940年5月,德国征服了挪威和比利时,获得了大量矿资源。几乎占当时世界矿总数一半的1200吨精选矿,为德国原研发提供了宝贵的原料。紧接着的12月,德国成功建成了其第一个研究性原子反应堆,并掌握了金属的提炼技术。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盟国一直担忧的德军原突然袭击并未发生。当盟军攻占了德国的重要研究基地后,美国“阿尔索斯”谍报小队的成员通过缴获的资料发现,德国距离研发出原仍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由于担忧德国研究原的进展,盟国决定采取行动以阻止其研究计划。英国决定摧毁维蒙克工厂的重水储备设施这一决定性的行动切断了德国生产的重要原料。尽管制定了两个计划,但第一次行动失败,第二次成功摧毁了德军生产重水的主要设备和约一吨重水。仅仅八个月后,德国便恢复了重水的生产。

德国在研究原方面的迟缓进展,可归结于两个主要方面。首先是盟军的轰炸和游击队的骚扰造成的压力。例如,1943年美国空军的轰炸使维蒙克工厂几乎完全丧失生产能力。尽管德国决定将秘密储藏的重水和生产设备运回国内继续工作,但在运输过程中遭遇了盟军的特工袭击,导致重水和设备全部沉入海底。这一事件对德国研发原的计划造成了严重打击。

另一方面,对于原的轻视以及他对德军战术和装备的盲目自信也阻碍了德国在原研究方面的进展。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曼哈顿计划”直到1941年12月6日才正式制定,并在随后的1942年6月开始实施。在整个二战期间,尽管盟国成功地阻碍了德国对的研究,但德国对盟国的威胁并不十分迫切。这既是因为盟国的成功行动,也是因为的误判和对传统军事战略的坚持。

上一篇:德国留学五大优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