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存在“用工荒”隐患 各界冀完善移民法解决问题
在欧洲的经济大潮中,德国正面临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经济蓬勃发展,却伴随着用工短缺的隐忧。据《欧洲时报》报道,德国目前职位空缺高达110万个,企业正在寻找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来填补这一巨大的人才缺口。这一挑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甚至促发了政治领域的组阁谈判。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指出,在柏林的商业和交通部门之间,一场关于如何解决用工短缺问题的深入讨论正在展开。在这场由组阁试探性谈判推动的对话中,各方正如何提高德国技术工人、女性、老年人和低技能工人的发展潜力。如何吸引欧盟其他国家技工和有针对性移民的问题也被纳入到讨论的议程中。
德国深知,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将合格劳动力的规划视为重中之重。根据基民盟副主席托马斯斯特罗布尔、基社盟负责农业工作小组组长亚历山大多布林特和社民党副主席索尔斯滕格费贝尔领导的工作小组的一份文件显示,德国计划通过国内培养、欧洲内部调配和国际人才引进三大支柱来引入技术工人。尽管德国的移民法已经相当宽松,并且向世界发出了欢迎外国技术工人的信号,但问题仍然存在。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欧盟的“蓝卡”政策。自2012年推出以来,尽管德国接收的蓝卡数量在增加,但来自第三世界的移民人数仍然只占一小部分。波恩未来工作研究所的经济研究员HolgerBonin指出,蓝卡的使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是寻找合适的海外候选人并不容易。语言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此外还需要满足职位的特定要求。
德国的中型企业比大型企业更难以在世界人才市场上找到劳动力。他们缺乏在海外的据点,而依赖一些欧盟国家的劳动力自由流动来到德国也许能改善他们的处境。这种现象吸引了许多东欧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到来。要解决德国的用工短缺问题,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创新。
面对这一挑战,德国正在寻求多方面的解决方案。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政策出台,以吸引全球人才,促进经济发展,让德国继续保持其在欧洲乃至全球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