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女兵
曾经,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全球范围内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从东亚到北美,再到西欧,这一习俗无处不在。上台后,对女性的角色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她们应该成为优秀的厨娘和慈母。
在德国的旧照片中,我们看到那些年代的女性,她们的生活被定格在了厨房和育儿的责任中。做家务、照顾孩子,就是她们的工作重心。更为关键的是,她们要肩负起生育健康下一代的重任。为了种族的纯洁和强壮,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措施。在《德意志的另一行泪:德国老兵寻访录》中,我们了解到一些令人心痛的例子,有些家庭因为精神健康问题而遭受不幸。在德国,全职妈妈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随着1943年宣布进入全面战争状态,军队女助手的报名也随之启动。许多女性渴望跳出家庭的束缚,她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家务琐事,而是渴望像男人一样为国家效力。怀揣着这种浪漫的想法,共有50万德国女性成为了国防军女助手或党卫军女助手。尽管她们中的许多人承担了原本属于男兵的工作,如操作探照灯等重活,但她们并不被正式承认为女兵。这对西欧人来说无论是德国人还是英国人让女性从事可能具有生命危险的工作似乎是一种有失绅士风度的做法。他们却在这种矛盾中前行,一边让女性参与危险工作,一边又否认她们是真正的战士。这种伪善的态度令人唏嘘不已。
战后,这些女助手经历了不同的命运。在西线的某些偏远地区或不太重要的目标地带工作的女性感受到了战争的双重面貌刺激与危险并存。然而在东线,战争的残酷无情让她们面临更大的危险。战后,大多数女助手被遣散回家,继续她们的生活轨迹扫地擦窗、读书上学。而那些在指挥部、交换台等地方工作的女性则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尽管她们也为战争付出了努力,但战后却遭到了鄙视链的打压。而那些在集中营担任女看守的女性更是处在鄙视链的最底端。她们曾经的纯情少女形象被彻底摧毁,成为了集中营罪恶的一部分。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让她们变成了冷血杀手呢?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