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大学学分要求
德国,作为欧洲留学的热门国家,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相对较低的留学成本,吸引了无数留学生的目光。对于许多怀揣留学梦想的同学们来说,德国的学分制度与申请条件往往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德国大学学分制度的神秘面纱。
在德国的大学,学分制度是基于欧洲学分折算、转换和累加系统(ECTS)来评定的。这个制度主要是通过衡量学生完成学业所必需的时间,来评定学生的总负荷,这其中包含了预习、复习各类课程、获取成绩证明和准备考试等所产生的工作量。而这些成绩,最终会被转化为分数,归入毕业总分之中。
每一个绩点,也被称为学分绩点或ECTS绩点,相当于30个学时。按照学位课程的规划,学生们每学期需要积累一定的学分,30个学分是标准的学习负荷。而对于中国的学士学位获得者,越来越多的德国大学要求其在本科学习期间获得至少180个ECTS学分。
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目前采用的是欧洲学分积累与转算制度(European Credit and accumulation system,简称欧洲学分制)。在这个制度下,1个欧洲学分相当于学生25—30小时的学习时间。通常,学生一学年正常的学习负担量被设定为60学分,也就是1500—1800小时的学习时间。这其中不仅包括上课时间,还包括学生的自学、作业、实践和考试等所有为完成教学计划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获得学士学位,学生需要完成180—240个欧洲学分。这个学分制度更贴近学生学习强度的量化,是建立在学生为了获得预期学习结果所需学习负荷量基础上的。
在申请德国留学前,学生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申请匹配度。比如按照目标学校的要求来选课,或者和教务商量修习其他专业课程。在申请过程中,一般需要提供课程模块描述,这是增加课程匹配度的关键。描述课程内容时,要详细写明这门课有多少学时,这样在德国大学换算学分的时候就会更有优势。
了解德国的学分制度,是留学申请的重要一环。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留学之路做好规划,实现自己的留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