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4月出口数据转跌为升
近日,媒体报道称,受低基数、前期积压订单及医疗物资出口等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中国4月出口数据意外超出预期,同比转跌为升,创造了年内新高。而进口数据则呈现出相反的趋势,降幅扩大至近四年半的最大值。
据路透社北京5月7日的报道,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4月份出口同比上升3.5%,进口同比下降14.2%,贸易顺差达到453.4亿美元。这一数据引起了广泛关注。
海关总署的新闻稿中透露,中国的贸易伙伴正在变得更为多元化。东盟已跃居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中国贸易总值增长5.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9%。与欧盟和美国的贸易总值则出现了下降。
从行业看,机电产品和服装等出口领域出现了下滑,但纺织品的出口却呈现出增长态势。尤其是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增长了5.9%。这表明防疫物资的需求仍在支撑中国的出口。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全球经济衰退已成为现实,中国在此背景下采取了多项举措稳定外贸。中原银行和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分析师都认为,推动出口超预期的因素包括医疗防疫物资出口增加、前期积压订单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东盟的逆势增长也成为亮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预计,未来几个月中国外贸出口整体面临压力。原因是全球疫情蔓延导致主要经济体需求急剧萎缩,同时外贸韧性增强和出口多元化等因素也在发挥作用。而对于进口超预期下滑的原因,光大银行认为主要是内需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影响。随着国内居民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内需仍将稳步增长。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认为,中国的外贸数据喜忧参半。他们认为出口表现超出预期可能是因为积压订单仍处于交付阶段以及防疫物资出口的支撑。而进口增速下滑可能与内需恢复缓慢和人民币汇率偏低有关。对于未来的外贸表现,团队表示将密切关注全球需求恢复情况以及国内生产端和需求端的恢复速度差异。总体来看,中国的外贸仍面临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情况。